《民俗曲藝》改刊後目錄第135-170期(2002年起)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
南平市延平區虎山大腔傀儡戲
|
葉明生、楊慕震
|
永安市黃景山萬福堂大腔傀儡戲與還願儀式
|
劉曉迎
|
閩西木偶戲的傀儡技術
|
劉遠
|
篇名
|
作者
|
福安市北部山區下洋村的幔帳戲
|
|
莆田傀儡戲與魯戲、北斗戲之探討
|
楊榕
|
詔安縣民間傀儡鐵枝戲
|
葉明生、李應梭
|
【其他】
崑─劇‧曲‧唱─班
|
洛地
|
「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仄問題
|
王順隆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Katz
|
巴民族的龍蛇與白虎信仰
|
胡天成
|
Of Gods and Ancestors: the Ten-Village
Rotation of Pingyuan Shan
|
John Lagerwey
|
甘肅省涇川王母宮廟會及王母娘娘信仰調查報告
|
趙宗福
|
楊梅的義民信仰聯庄與祭典
|
賴玉玲
|
台灣的「孤娘」信仰與地方社會──以「張玉姑顯靈」事件為例
|
黃萍瑛
|
明清時期杭嘉湖的蠶神信仰及其社會影響
|
徐宏圖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Katz
|
魏村地方社會與牛王廟賽社演劇
|
延保全
|
In the Name of Buddha: the Cult of the
Fox at a Sacred Site in Contemporary
|
Kang Xiaofei
|
普陀山觀音信仰的歷史、傳說及其影響
|
趙洪英、徐亮
|
陽村的境社與宗族:一個文化場的觀點
|
張小軍
|
近代大嵙崁的菁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李家與福仁宮為中心
|
陳世榮
|
略論清同治年間台灣戴潮春案與天地會之關係
|
羅士傑
|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王安祈
|
崑劇腳色的演變與定型
|
陸萼庭
|
樂妓與宋金雜劇扮演
|
王寧
|
存本南戲《宦門子弟錯立身》與元代劇壇面貌
|
李季箴
|
戲曲評點中的敍事觀
|
侯雲舒
|
蒲縣河西媧皇廟及其戲曲文物考
|
延保全
|
介休小靳村東嶽廟及其戲曲碑刻考論
|
白海英
|
泉州打城戲初探
|
第140期「傳統戲曲」專輯(II)(2003年6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王安祈
|
魏良輔‧湯顯祖‧姜白石──曲唱與曲牌的關係
|
洛地
|
山西高平市發現一座有紀年之金代舞庭
|
延保全
|
再論《張協狀元》──兼及戲文的發展與主題
|
汪詩珮
|
元曲雜劇「題目正明」推考
|
解玉峰
|
明前期民間戲劇演出環境考
|
吳秀卿
|
《申報》戲曲廣告的意義
|
林幸慧
|
京劇「試/戲妻戲曲」的演出發展──以京劇盛行年代(1880〜1937)為析論範圍
|
林芷瑩
|
《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中「京劇」部分的討論
|
李元皓
|
桃園縣傳統戲曲的發展與變遷
|
徐亞湘
|
Homeward Odyssey: Theatrical Reframing of
“The Rakshas and the Sea Market”
|
Liana Chen
|
第141期「亞洲各國之文化政策與傳統表演藝術」專輯(2003年9月)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Wang Ying-fen
|
Western Impact on Traditional Music: “Reform” and
“Universalization” in the Modern Period of
|
Terauchi Naoko
|
Government Policy and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
Yang Mu
|
Amateur Music Clubs and State Intervention: The Case
of Nanguan Music in Postwar
|
Wang Ying-fen
|
Vietnamese Music after the Revolution: Reevaluation
and Modernization
|
Phong T. Nguyen
|
Strains of a Nation: Music, Politics, and the Elite of
the
|
Christi-Anne Castro
|
Cultural Policies of
|
Sam-Ang Sam
|
Multi-Cultural or One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entralization and the Recre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in
|
Tan Sooi Beng
|
The
|
Gavin Douglas
|
第142期「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專輯(2003年12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臺灣的民俗研究方法論反思
|
王嵩山
|
廟紀錄的方法論──臺灣三次廟普查案例的比較
|
黃季平
|
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
|
林秀幸
|
民俗學、民族學與舞蹈研究──方法論的回顧
|
趙綺芳
|
民族音樂學研究概念與採譜方法論──以其於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之應用為例
|
呂鈺秀
|
臺灣布袋戲研究的方法論
|
陳龍廷
|
民族誌作為一種民間工藝研究方法之初探──以研究者經驗為出發
|
陳怡方
|
【其他】
脫離與融入:近代都市社會街頭藝人身分的建構──以北京天橋街頭藝人為例
|
岳永逸
|
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乾溪村古德軒家舉行的奠土儀式
|
胡天成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R. Katz, Wu Hsiu-ling
|
Prefect Feng and the
|
Donald S. Sutton
|
A Ten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Religion in the
General Context of Locust Plague Control in Qing
|
Raimund Th. Kolb
|
Sowing Happiness: Spiritual Competition in Famine
Relief Activiti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
Andrea Janku
|
火災、瘟疫與道教煉火儀式
|
徐宏圖
|
抹不掉的集體記憶——山西祁縣昌源河洪撈災害與民俗調查
|
段友文、高忠嚴
|
對生活空間的規束與重整——常信水祠娘娘廟會
|
岳永逸
|
清代台灣水仙尊王信仰之探討
|
李泰翰
|
921震災後基督教在南中寮地區的傳佈
|
王世駿
|
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禳災儀式的轉化
|
李宗益
|
第144期「亞洲樂器、物質文化與意義:民族樂器學芻議」專輯(2004年6月)
篇名
|
作者
|
Preface (English version)
|
|
Preface (Chinese version)
|
Wang Ying-fen
|
Introduction
|
|
“If a Man Can Kill a
|
Margaret J. Kartomi
|
Resonat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The
Gamelan K.K. Kancilbelik of the Sultan's
|
Roger Vetter
|
Changing Symbols: The Indigenization of
South Asian Wedding Bands
|
Gregory D. Booth
|
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torie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A Case-Study of the Qin
|
Tsai Tsan-huang
|
The Significance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in Understanding Urbanization: The Case of the Bağlama in
|
Yetkin Özer
|
The Koto
and a Culture of Difference: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Performance Identity in
|
第145期「中國傳統戲曲研究」專輯(2004年9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Banished to Yelang: Li Taibai Putting on
a Performance
|
Wilt L. Idema
|
誠齋雜劇的歷史定位——以宗教劇的承繼、創新與影響為討論
|
林智莉
|
《白兔記》在近代地方戲中的流傳與演變
|
吳秀卿
|
論世界各地的皮影戲及其相互關係
|
陳凡平
|
竹竿子補證
|
黎國韜
|
【中國戲曲研究通訊】
二十世紀後半葉大陸地區戲曲文獻搜集、整理與研究
|
苗懷明
|
第146期「臺灣傳統戲曲研究」專輯(2004年12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乾隆時期(1736-1795)臺灣戲曲活動管窺
|
張啟豐
|
試論臺灣早期商業劇場——以日治時期臺北市淡水戲館(新舞臺)、艋舺戲園及永樂座為例
|
徐亞湘
|
從商品經濟看臺灣內臺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為對象
|
林永昌
|
論張德成皮影戲《內臺演戲記錄》(1952-1967)反映的臺灣內臺戲劇場文化
|
石光生
|
日治時期臺灣藝妲之演出及其相關問題探討
|
陳慧珍
|
藝癡者技必良——論許王「小西園」《三盜九龍杯》之裁戲手法
|
吳明德
|
從潮州傳說「蘇六娘」說到閩臺《桃花過渡》——兼談民間文藝的流播與衍變
|
李佳蓮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導論
|
康豹
|
南宋兩浙路祠廟信仰與朝廷關係之探討
|
盧澤群
|
寧化安遠的廟會與地方社會
|
鍾晉蘭
|
鄉村廟會的多重敘事-對華北范莊龍牌會的民俗學主義研究
|
岳永逸
|
日治時期基隆慶安宮的祭典活動-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
|
陳凱雯
|
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
|
陳志豪
|
繞境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關帝誕辰慶典為例
|
陳建宏
|
第148期「全球化與地方文化展演」專輯(2005年6月)
篇名
|
作者
|
導論
|
王嵩山
|
胡撇仔的分裂時空——從「本土文化」之外再看歌仔戲
|
司黛蕊
|
殖民化與全球化:從日治時期音樂學者的調查記錄看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變遷及其成因
|
王櫻芬
|
日本地方產業振興設施之案例研究——地場產業振興中心與道之驛之探討
|
黃世輝
|
阿里山鄒族的「舊文化」與「新傳統」
|
王嵩山
|
【研究論文】
河北省涉縣媧皇宮朝頂儀式暨廟會習俗
|
杜學德
|
禪門經懺與梅州客家人的人生禮儀
|
王馗、許燕
|
【評論論文】
宜蘭「本地歌仔」的調查與研究
|
林鋒雄
|
第149期「生命儀禮、物與日常生活」專輯(I)(2005年9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何翠萍
|
貴州東部苗人的米飯禮物與親屬關係:以新生兒命名儀式為例
|
簡美玲
|
從布的觀點看Pulie支系德昂社會關係的建構
|
黃宛瑜
|
花、女人、女神:臺南市臨水夫人媽廟換花儀式的性別意義
|
蔡佩如
|
臺南漢人之信仰象徵媒介物——紙錢
|
施晶琳
|
景頗容器的秘密
|
施崇宇
|
第150期「生命儀禮、物與日常生活」專輯(II)(2005年12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何翠萍
|
Ɂɐn1kjoŋ5、米、肉與靖西壯人人觀
|
高雅寧
|
郁江北岸壯族農村的稻米與親緣
|
潘春見
|
作為食物,作為禮物的米——紅河南岸哈尼族的社會再生產
|
翁惠娟
|
蘭蕙香草之使用與演變
|
張梅雅
|
瑤族之宗教文獻:概述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之館藏瑤族手本
|
Lucia Obi 及
Shing Müller著,詹春媚中譯
|
第151期「田野調查與劇種研究」專輯(2006年3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馬來西亞的道教拔度儀式與目連戲
|
余淑娟
|
長子說書及其戲劇化傾向
|
張豔琴
|
上黨古賽儀典考
|
楊孟衡
|
試論日治時期來臺福州班的劇種問題
|
陸方龍
|
臺灣戰後四年(1945-1949)現代戲劇的發展概況
|
莊曙綺
|
第152期「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專輯(2006年6月)
篇名
|
作者
|
導言——文化遺產與城市生活
|
王嵩山
|
原型與變異——試論戰前大溪木器產業的源起與開展
|
賴明珠
|
神聖與凡俗的交錯——臺中市東、西區土地公廟的研究
|
舒奎翰
|
做月內與坐月子中心——舊民俗轉為新產業
|
黃季平
|
傳統的再生與變異——當代梅州佛教香花的職業化與未來趨向
|
王馗
|
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
|
柯孟潔
|
【研究論文】
南管曲目分類系統及其作用
|
王櫻芬
|
第153期「神職人員與地方社會」專輯(Ⅰ)(2006年9月)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R. Katz
|
Resident Specialists and
|
Vincent Goossaert
|
湘潭正一道教調查
|
鄢光潤
|
“Superstition Specialist Households”? The
Household Idiom in Chinese Religious Practices
|
Adam Yuet Chau
|
Ritual Leaders in
|
Daniel L. Overmyer
|
第154期「神職人員與地方社會」專輯(II)(2006年12月)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R. Katz
|
新加坡閩南籍道士研究:道士行業圈的源流以及其與社群之關係
|
許思偉
|
社會記憶的書寫與實踐:一個地方版廟誌的產生
|
梅慧玉
|
臨
|
康詩瑀
|
【其他】
城市生理學與雜吧地的「下體」特徵:以近代北京天橋為例
|
岳永逸
|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從廣東宜人園到宜人京班:一個本地京班的歷史考察——兼論京劇在臺灣之在地化問題
|
徐亞湘
|
試論豫劇在臺灣的發展與轉化
|
張啟豐
|
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
|
謝筱梅
|
催化與自發:新世紀臺灣歌仔戲的新戲路
|
蔡欣欣
|
當前兩種庶民休閒行為對歌仔戲的影響:以南、高兩市為觀察場域
|
林永昌
|
冀東皮影戲戲臺與影人體製流變考述及其現狀調查
|
鄭劭榮
|
戲曲贊助與街戲的變遷:以新加坡韭菜芭城隍慶典為例
|
余淑娟
|
第156期「展示文化」專輯(Ⅰ)(2007年6月)
篇名
|
作者
|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
達悟落成慶禮中anood的音樂現象及其社會脈絡
|
呂鈺秀
|
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誰的戰爭歷史?
|
蔡政良
|
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
|
江柏煒
|
讓吃鼓藏及我們的村子走向世界:地方菁英的敘述與苗的現代性
|
簡美玲
|
重構臺南平埔「公廨」空間:形式溯源與轉化探討
|
郭美芳、徐明福
|
第157期「展示文化」專輯(II)(2007年9月)
篇名
|
作者
|
導論:展示文化
|
王嵩山
|
異、色、毒:北東南亞山地族群的觀光圖像
|
謝世忠
|
形塑茶藝:臺茶博覽會之展示建構與想像
|
駱鴻捷
|
文化產業中文化如何展開?
|
劉大和
|
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
|
楊凱成
|
【其他論文】
北臺灣客家墓葬文化初步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
|
黃萍瑛
|
第158期「禮儀實踐與地方社會」專輯(2007年12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李豐楙
|
進香禮儀的探討:以大甲媽祖為例
|
黃敦厚
|
傳統的再製與創新: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轎」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析
|
呂玫鍰
|
梅州佛教香花的結構、文本與變體
|
王馗
|
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
|
林振源
|
第159期「文學與文化:臺灣傳統戲曲的文本研究」專輯(Ⅰ)(2008年3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劇(1936.9~1940.11)
|
石婉舜
|
〈臺省民主歌〉之校證及其作者考索
|
曾子良
|
京劇《金鎖記》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創新
|
丘慧瑩
|
文人傳統與女性意識的對話:《青塚前的對話》中的兩種聲音
|
汪詩珮
|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節慶•戲仿•顛覆的美學:臺灣民間小戲《陳三五娘》「文本」分析
|
卓玫君
|
談歌仔冊中「相褒歌」的名與實
|
施炳華
|
臺灣戲曲界對京劇文本創作的影響:由《閻羅夢》的映象說起
|
林幸慧
|
【其他論文】
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上的意義
|
王櫻芬
|
「紀念俞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紀要
|
古嘉齡
|
篇名
|
作者
|
導論:身體、藝術與社會
|
王嵩山
|
身體自主、理性主體與戲劇想像:尼采與亞理斯多德
|
吳承澤
|
身體•歷史•性別•權力:舞蹈劇場與臺灣社會,1980s-1990s
|
陳雅萍
|
浪漫化的瘋癲:戲曲中的大腦疾病
|
蔡振家
|
排灣族藝術圖像中「人」的形體與意象分析:從神話與雕刻談起
|
萬煜瑤
|
歷史紀念館的展示敘述:身體、紀念與歷史關聯的初步探討
|
曹欽榮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R. Katz
|
「接珠」唸佛風俗之性別文化初探:以閩西寧化石壁陳家村為例
|
黃萍瑛
|
臺灣閩南釋教「午夜」喪葬拔渡法事調查:以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慈明壇為研究對象
|
楊士賢
|
清末民初中國的濟公信仰與扶乩團體:兼談中國濟生會的由來
|
王見川
|
「嶄新菩薩宜今世、科學歐文都了曉」:試論1930、40年代上海佛教居士扶乩團體「來蘇社」
|
范純武
|
篇名
|
作者
|
Introduction
|
Paul R. Katz
|
國王與村神:雲南大理地區佛教神祠的歷史考察
|
連瑞枝
|
從粵北英德的「喃嘸」醮儀看民間佛教
|
譚偉倫
|
The Dragon Flower Teachings and the Practice of Ritual
|
Barend ter Haar
|
Community and the New Buddhism in
|
David C. Schak
|
宗教慈善與災害重建:以九二一賑災為例
|
安德瑞
|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從《紅梅閣》的舊瓶看《李慧娘》的新酒:戲曲表演與政治變遷的個案研究
|
李元皓
|
從拉魂腔到柳琴戲:一個劇種的歷史傳承與時代變遷
|
孔培培
|
從「秧歌劇」與「戲曲反共抗俄劇」看政治宣傳戲曲的操作
|
郭澤寬
|
電視布袋戲與政治:1980年代一齣另類的反共抗俄劇
|
陳龍廷
|
創作與評獎: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三部入選劇作為例
|
王安祈
|
第165期 「政治與戲曲」專輯(II)(2009年9月)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林鶴宜
|
管制下的復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的戲曲相關法規分析(1945.11〜1947.3)
|
徐亞湘
|
政治與戲曲:1950年代「戲曲改革」對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體質的訂製及影響
|
林鶴宜
|
主旋律的音量:「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對大陸戲曲的影響
|
林幸慧
|
【其他論文】
從事跡與相關文本談廖添丁傳說的演化
|
施炳華
|
篇名
|
作者
|
導論:民俗實踐、物與時間觀
|
王嵩山
|
找吃找穿的時間:貴州施洞苗人曆法實踐中的我群建構
|
何兆華
|
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
|
胡家瑜
|
“Tradition,” Internal Deb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Time in the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Seven-Stringed Zither (Qin)
|
Tsai Tsan-huang
|
賽夏音樂中的時間疊置與延展
|
呂鈺秀
|
臺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
|
林宜君、吳宗江
徐明福
|
賴明珠
|
【研究紀要】
時空旅行過後的民族學資料: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所藏之海南島黎族物像
|
謝世忠
|
篇名
|
作者
|
導言
|
丁荷生
|
On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rs: A
Trajectory in the Cultic Traditions of
|
Hugh R. Clark
|
湄洲祖廟與度尾龍井宮:興化民間媽祖崇拜的建構
|
鄭振滿
|
正德癸酉平陽堯廟改制考:平陽堯廟〈三聖廟碑〉解讀
|
劉永華
|
私人宗教儀式的社會意義:莆田東華「謝恩」儀式的田野考察
|
鄭莉
|
【研究論文】
文心百變與經典轉化:從《荊釵記》到《比目魚》
|
汪詩珮
|
篇名
|
作者
|
導論
|
歐大年
|
女乩、義女與誦經女:女性在「公寓廟」的活動和地位
|
辜神徹、林美容
|
跨越社會界限的女性宗教儀式專家
|
劉一蓉
|
Women as Worshippers, Women Worshipped: A
Hakka Community in
|
Elizabeth Lominska Johnson
|
On Women and Chinese Ritual Food Culture in Penang and
|
Jean DeBernardi
|
Forming Women Genealogy: Daoist Monastic Women in
Mongolian
|
Chao Shin-yi
|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Buddhist Nuns in
|
Yü Chün-fang
|
【專論】
篇名
|
作者
|
中秋社祭與南臺灣的社樹信仰
|
楊玉君
|
狩獵、山林與部落「產業」:走進一對賽德克父子的生命史
|
邱韻芳
|
蔡雅蕙、徐明福
|
|
主僕與制衡:江西石郵儺的傳衍
|
王學文
|
【研究紀要】
江蘇常熟白茆地區宣卷活動調查報告
|
丘慧瑩
|
第170期「戲曲流播」專輯(2010年12月)
【專題】
篇名
|
作者
|
前言
|
蔡欣欣
|
山西上黨賽社演出中的行業變遷與演劇形態
|
王馗
|
萌生與交疊:臺灣「拋採茶」之歷史景觀、表演套式與源流演化探析
|
蔡欣欣
|
從外江到國劇:論臺灣民間京劇傳統的形成與失落
|
徐亞湘
|
從「以箏托腔」到「器寫人聲」:論河南箏樂對曲劇音樂之吸收與借鑑
|
張儷瓊
|
印尼泗水的「鳳德軒」廟宇布袋戲團發展史
|
蕭翡斐
|
【研究紀要】
祠堂裡的圖像:晚清到民國初年之間潮汕地區的庶民生活和價值觀
|
黃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