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Nos. 51-56 (1988)



No. 51 (1988.1)
篇名
作者
頁數
北平的「封箱戲」和「青草班」
郭立誠
004
故鄉年俗掠影福建龍巖年俗
陳水海
008
故鄉年俗掠影浙江天台年俗
奚明遠
012
江蘇靖江年俗
陸清培
020
馬來西亞華人新年
郭懋順
030
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台灣閩南語歌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四
王振義
033
陶瓷之鎮鶯歌
張素玲
074
「牽牛織女」原始信仰重探
洪淑苓
079
北魏《胡旋舞》銅帶版略考
朱廣琴
098
兒歌研究之今昔
吳亞梅、吳季芬合撰
102
國語流行歌雛論
江寶釵
109
梨園傳奇趙五娘的金耳環()
楊承祖整理
118
梨園傳奇趙五娘的金耳環()
張繼舜整理
119
梨園『三怪』
屈長壽整理
124
說寶卷彈詞()
李國俊
125
談歌仔戲中的「錦歌」「福建民間音樂簡論」讀後
陳健銘
132
地方職業劇團演出表
吳淑芬輯
143
田野筆記
本刊
155

No. 52 (1988.3)
篇名
作者
頁數
航向不歸海台灣的王船文化
黃文博
005
王爺傳說()
鄭志明
017
故鄉清明散記
陸清培
038
酒拳漫談
林茂賢
045
福建發現的古老劇種庶民戲
劉湘如
059
傳統音樂與現代舞台淺談南管音樂的舞台形式
林育霖
077
崑曲實例舉隅千鍾祿傳奇「團圓」齣引子為例
劉有恒
081
梨園傳奇魏徵獨套加官臉
王文俊整理
104
李漁憤寫「奈何天」
諸葛佩,
蔡斌整理
104
閩台歌冊縱橫談
陳健銘
109
台灣一場家祭的北管演出報導
韓國黃
122
迴響與論戰「錦歌」、「錦歌」,什麼錦歌
王振義
128
田野筆記
本刊
142
地方職業劇團演出表
吳淑芬輯
145

No. 53 (1988.5)
篇名
作者
頁數
神格分靈之爭,看媽祖進香的演變以大甲媽祖進香為例
陳炎正
005
大甲鎮瀾宮戊辰年天上聖母遶境進香記
董振雄
013
大甲鎮鎮瀾宮進香團內部的神明會團體
張珣
047
信仰、懼怕、與權力以大甲進香團為例
陳維新
065
大甲、北港、新港媽祖廟簡介
王盛烈
082
簡介《千年媽祖》,《大甲媽祖進香團》
陳明終整理
098
王爺傳說()
鄭志明
101
蒙古族宗教舞蹈「查瑪」探究
王景志
119
童年端午記趣
汪洋
130
梨園傳奇關漢卿新戲解重圍
趙雲雁整理
135
台灣民間傳統工藝摭錄漫談台灣神像雕刻
拙緣
140
地方職業劇團演出表
吳淑芬輯
148
田野筆記
本刊
156

No. 54 (1988.7) 台灣歌仔專輯
篇名
作者
頁數
「台灣歌仔」的研討盛會
鄭志明
005
陳三五娘唱本的演化
陳兆南
009
從萬曆刊本金花女到歌仔簿金姑看羊金花女故事探討
周純一
024
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戲的內容及其反映思想
曾子良
057
「七字調」在台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
張炫文
078
歌仔調的「詩合樂」歌唱傳統與特質初探
王振義
097
曾二娘歌和金橋科儀
陳健銘
108
閩南尪姨歌研究
李國俊
126
鐘馗戲表演形態與傳統驅鬼習俗
周鞏平
152
地方職業劇團演出表
吳淑芬輯
156

No. 55 (1988.9)
篇名
作者
頁數
側寫鄭叔簡先生與中華絃管研究團
李國俊
005
試論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之文字記錄
臧汀生
012
新興劇種蒙古劇
雨雪
031
台灣客家民俗音樂所代表的意義及其價值()
謝俊逢
033
身化九龍潭,法施三寶塔大稻埕法主公聖
高賢治
045
河北地方戲劇種名稱小談
宋碧嶺
054
清代噶瑪蘭城之興建()
陳進傳
063
中秋憶雜話童年
露滋
081
梨園傳奇趙匡白眉加紅臉
楊清山、張顯閣整理
086
梨園傳奇清廷與京劇
劉正平
088
台灣民間傳統工藝摭錄燒金香燭的製造
拙緣
090
談崑劇傳統劇本之重編與新譜--以重編新譜李漁「比目魚」傳奇為例()
劉有恒
113
田野筆記
王煒昶
146
地方職業劇團演出表
吳淑芬輯
149

No. 56 (1988.11)
篇名
作者
頁數
秦腔史料新得清代秦腔刻本三十種簡介
劉文峰
005
晚清《玉露金盤》寶卷研究寶卷式鸞書與晚清民間教團()
鄭志明
015
歌仔戲的推進與轉轍談台北「新舞社歌劇團」及其主要成員
陳健銘
031
宜蘭地方戲劇比賽記實
林茂賢
042
台灣民間傳統工藝摭錄起大厝營建作法
拙緣
047
從音樂社會學來談「詩吟歌唱」在台灣傳統戲曲中的地位
李安和
059
清代噶瑪蘭城之興建()
陳進傳
070
魯東童玩掌故
汪洋
080
談「豆腐塊」藝術
樊新民、雷震講述、寶誠整理
089
台灣客家民俗音樂所代表的意義及其價值()
謝俊逢
092
談崑劇傳統劇本之重編與新譜以重編新譜李漁「比目魚」傳奇為例()
劉有恒
106